随着经济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经济基础追求了物质的享受,同时铜门以其靓丽大气造型也深受着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 铜门以其靓丽大气造型也深受着广大消费者的喜爱,铜门经过着色更具有美感,且其使用、观赏价值比较高,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。着色铜除有美丽的外观,作为装饰外,还可以提高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,因此,着色技术开发了表面处理又一新领域。 那么铜门的着色工艺到底是怎样的呢?下面就为大家揭开铜门着色工艺的面纱。 一、铜和铜合金的单一着色 (1)铜着古铜色 ①K2S5克/升;(NH4)2SO420克/升;15℃;浸30秒。 ②Cu(AC)230克/升;NH4AC50克/升;CuSO44克/升;NH4Cl1克/升;95℃;浸30秒。 (2)黄铜着巧克力色[4] KMnO47.5克/升;CuSO460克/升;95~98℃;浸2~3分钟。 (3)铜或黄铜着亮褐色(4) BaS 3.8克/升;(NH4)2CO32克/升; 通过湿擦或反复浸渍更清亮。 二、铜彩色版制造法 将铜箔粘于塑料表面,经热压成凸凹不平的筋纹、图案等,经常规清洗后,第一步将整版着成黑色;第二步除去凸部的黑膜露出铜基体;第三步凸部着色,遂形成彩色版。可用于建材、厨房、家具及仪器之装饰。 (1)常规清洗后浸入硫化钠饱和溶液中一分钟着成黑色,清洗干燥后,用金刚砂纸除去凸部黑膜,然后浸入硫代硫酸钠80克/升、醋酸铜5克/升、柠檬酸5克/升的溶液中,40分钟后得金黄色。 若浸入氯化钠100克/升、柠檬酸铵100克/升、硝酸铜10克/升溶液中,60分钟后得桔黄色。 (2)第一、二步同(1),若浸入硫代硫酸钠、醋酸铜配成15%的溶液,随浸渍时间的延长可得到淡红、红色、赤红色、红紫色、黄金色、赤金色、红绿色、绿紫色、灰黑色等多种色调,当达到某一所需的色调时,提出清洗干燥,上清漆保护。 三、古铜绿——孔雀绿着色法 铜在自然界大气中的二氧化硫、碳酸气和水份的长期作用下生成的铜绿——孔雀绿,结构致密、结合强度高,经得起数百年的日晒雨淋。从古代寺庙、文物、工艺品中还能见到。这些铜绿的化学结构是碱式硫酸铜和碱式碳酸铜的混合物。现在为修复古代遗产、建筑装饰、工艺美术造就古色古香的外观,需要研究快速形成孔雀绿的方法。 (1)电化学方法:经常规清洗后的铜在下列溶液中阳极电解 碳酸钠(Na2CO3)75克/升 提供碳酸根 硫酸铵((NH4)2SO4)25克/升 改善分散能力和结合力 硝酸铵(NH4NO310克/升 防止产生铜盐沉淀 pH6~9室温 阳极电流密度 10A/d㎡2分钟。 此法成份简单、速度快,适合于大批量生产。生成的孔雀绿外观同天然铜绿一样,在大气中暴露一年,显示了良好的耐蚀性能。 (2)化学法:铜经常规清洗以后,用下列溶液着色 盐酸(HCl)5~35克/升 醋酸铜(Cu(AC)2)5~120克/升 起色调调整作用 碱式碳酸铜(Cu2(OH)2CO3)2~100克/升 起青绿色作用 硝酸铜(Cu(NO3)2)5~30克/升 保持良好结合力 氯化铵(NH4Cl)5~150克/升 提高结合力 氯化钠(NaCl)30~180克/升 提高结合和改善发色 采用喷涂、麻布擦拭、浸渍均可。喷涂或擦拭时每平方米需200~300毫升。涂布后让其自然干燥→水洗→干燥后再重复一次,则能获得结合力优良的孔雀绿,最后涂透明清漆以增加美感。 |